1)第三十六章杨广雁门险些丧命李世民献策救皇上(1)_隋炀帝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广来到汾阳富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这段时间里,四处的员络绎而至,该见的见了,该献的献了,唯独没有听到始毕可汗的消息,他远在塞外,还需要多一些耐心等待着,给他多留一些时间。

  一阵阵朝见贡献,迎来送往的热闹过后,汾阳沉寂下来。杨广从早到晚闲着没事,只有读读书,赋赋诗。管涔山景色冷峻别致,能时常引发皇上的诗兴。读书写诗乏了,就让一班宫女奏乐歌舞,与她们狎昵调笑,再不然就带一队禁卫出,到树林里射杀几只飞禽,让御厨做一顿野味美餐。日子过得倒也清心快活,只是平淡了些。

  驿卒送来急奏,河东一带又新起了几拨盗贼。王须拔在上郡聚众为寇,自称漫天王,立国号为燕;李子通在淮南郡举起楚王大旗,自立国号为吴……这些贼人也跟其他草寇一样,占山为王,劫掠烧杀,抗粮抗租,无恶不为。地方员纷纷奏请皇上,火速派兵剿杀。

  真是屋漏偏遭连阴雨,船破又遇顶头风。自二征高丽以后,盗寇蜂起,祸患不断。东西南北四方无处不有匪乱。朝廷频频出兵,勇武将帅也都纷纷领旨奔赴匪乱各处,率兵围剿,却没有一处彻底平息。旧病未除,又生新患,朝中将帅匮乏,眼下的难题就是,派谁去河东领兵灭匪?

  杨广召几位近臣议了半晌,最终还是纳言苏威提了一个人选:

  “陛下,弘化太守李渊可以担当此任。”

  杨广沉吟片刻,转向宇文述问道:

  “宇文卿,你说呢?”

  宇文述眨眨眼,回味着皇上的语气,不那么严厉,不像断然反驳,便大着胆子回答:“臣以为,李渊可以。”

  杨广问宇文述,自然有一番用意。安伽陀说的谶语,只有他和宇文述知道。诛杀李敏一族,也是宇文述的主意。尽管杨广知道李敏等人罪不该死,但是谶语既出,就总得找到应谶之人。既然姓李,小名又是洪儿,遭杀便是天意了。应谶者已除,又帮着宇文述翦灭了仇家,这事就当过去。至于李渊,杨广原也将他划归应谶之列,但只是怀疑而已。经过一段时间的监视,并未发觉异常。李渊告病在家,一天到晚除了喝酒无所事事,也就放心了。再说,总归是姨表兄弟,不至于无中生有要他的命。不过这事总得借个梯子下楼,现在苏威推荐了李渊,宇文述也表示同意,也正合了杨广的心思。还有一层,宇文述既然不反对起用李渊,那他就不会、也不敢把谶语牵涉李渊的事抖落出去。

  于是,杨广说道:“既然众卿都以为李渊可以,朕也没有什么说的了。”他指指虞世基,接着说,“虞卿即刻拟诏,命李渊为河东抚慰使,率兵马五万出河东扫荡贼寇,不得延误!”

  不知不觉到了八月,杨广在汾阳宫已经住了三个

  请收藏:https://m.p1se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