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七章皇上已非当年晋王五子之歌惹祸上身(1)_隋炀帝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深秋夜半,东京洛阳的宫城中一片肃杀沉寂,杳然无声。西风瑟瑟吹过,宫墙外几株古槐上残留的几片枯叶,发出轻微的唰啦声响,就零乱地飘落进禁宫院内,随风翻卷着不知了去向。

  偌大一片宫殿群落,只有后宫皇上的寝殿里隔窗透出灯火——不,皇后的寝殿里也有烛光闪烁,只是比皇上殿里的光亮暗了些。

  蓦地,从皇上寝殿中传出一阵凄厉惊恐的嘶叫:“啊——有贼!来人啊,有贼杀进来啦!”

  这叫声穿透大殿窗牖,从阴森的廊檐下飞出,划破浓重的夜幕,传播得十分辽远,让人毛骨悚然。然而,直到这叫声回荡着消逝远去,整个禁宫中却没有一点儿惊恐慌乱,一切又复归深夜的静谧。

  柳娣轻轻推开萧后寝的木门,低低地叫了声:“皇后。”

  萧后和衣斜倚在凤榻上,下身遮盖着锦衾,见柳娣进来,浅浅地笑笑,说:“我就知道你也没睡。”她笑得有些勉强,但是语气中却流露出正盼着柳娣来陪伴自己的心思。

  柳娣移步走来,在床沿上坐下,说:“皇上又做恶梦了。”

  萧后微微叹了口气,显得无奈,又似习以为常,不足为怪了。

  皇上自九月十五离了雁门,经并州南返,回到东京洛阳的时候已经是十月初五了。听说在并州多滞留了两天,要不然回来的还要早些。

  滞留并州的缘由是,群臣对自此返回西京长安还是东京洛阳发生了歧见。

  苏威早就认为,三征高丽返回长安之后,皇上就该安于京师,不应再东巡西游。他先后在洛阳及汾阳,都曾劝谏皇上不可贸然出塞。这次雁门脱险,南返并州,他依然坚持己见,认为皇上应即返长安,坐镇西京。苏威说:

  “陛下,如今四方盗贼不息,又刚刚解脱了雁门突厥之围,军中士马疲弊,社稷也多受惊扰。陛下应直往西京,深固根本,养息天下,才是为国家大计着想。”

  关中是形胜之地,周室隋代,朝廷根基全在关中,这一点杨广不是不明白,凭心而论,苏威的话很有道理。但是,他从心底里就不愿意回到长安那个山河阻隔、四面闭塞的地方,因此,尽管苏威说得有理,他听了却很不顺耳。什么士马疲弊,天下惊扰,即便如此,回到哪里不照样休养生息?所以,杨广对苏威的建议只是默默地听着,不置可否。

  字文述却说:“陛下,随驾北巡的臣将,眷属大多在东京,臣以为,陛下应顺路先向洛阳,使群臣安慰家眷,然后由潼关入关中,再去长安也不迟。”

  这话说到杨广心里去了,而且这个理由也非常合乎情理。文臣武将随驾出巡已有半年之久,谁没有离思别愁?应该先让他们与妻儿团聚,是人之常情,更是皇上隆恩。什么坐守西京,深根固本,等以后再说吧。

  于

  请收藏:https://m.p1se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