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章李渊发动晋阳兵变开皇盛世已到尽头(3)_隋炀帝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己率大部西取长安。

  李渊率部渡过黄河,进至朝邑,驻扎在长春。三辅豪杰与关中士民成群结队前来归附,一天竟有数千人。自秦汉以后,就称京兆、左冯翊、右抚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为三辅,因所辖皆京畿之地,在关中举足重轻。三辅豪杰纷纷归附,足见西取长安是人所向往之了。再向西行,一路有征无战,京兆诸县都派使者向李渊请降。

  京师长安,已经在李渊军包围之中。

  十月,李渊大军兵临城下,在长安城东春明门西北扎下大营。诸军汇集长安,共有二十万之众,李渊命各军自筑营垒,不准人村庄侵扰百姓。又几次派使者至长安城下,传书长安内史卫文升,申明尊隋之意,请他放开城门。卫文升置之不理。

  李渊无奈,遂下令攻城,并严明军纪:“不得侵犯七庙宗室,违者诛灭三族!”

  此时的长安,实际早成了一座空城。守军本来就不多,又见李渊大兵压境,军心涣散,士卒无心抵抗。仅三天工夫,长安城破,李渊大军浩浩荡荡,长驱直入。长安内史卫文升听说李渊进了京师,一句话没说出来,竟活活气死了。

  十三岁的代王杨侑住在东,左右侍卫听到李渊军进城的消息早已逃散,只有侍读姚恩廉还忠心耿耿地陪伴着他。

  代王虽然年幼,却也预感到了不祥,浑身颤抖着问姚恩廉:

  “李渊会不会杀我?”

  姚恩廉很自信地摇摇头,安慰他说:“请代王放心,不会的。李渊要拥你为天子,他不是那种言而无信的小人。”

  “我当天子,那父皇做什么?父皇在哪儿呢?他怎么还不回来呀?”

  “这……”一连串的发问,让姚恩廉不知如何作答。是啊,皇上为什么还不回来呢?他远在三千里外的扬州干什么!三千里山河阻隔,此时此刻长安城里的情形皇上当然不会知道的,即使知道了,又能如何?

  姚恩廉茫然地环顾四周,看着这座大殿。这里曾是专供太子住的地方,杨勇、杨广、杨昭……然而,杨勇被黜,杨广继位,杨昭病死,从那以后就再没有立太子,大隋后继无人。今天又杀来个李渊,要立代王为帝。这局面能维持下去吗?维持多久?当年文帝的开皇盛世怎么会这么快就飘然而逝了呢?

  姚恩廉正想着,忽听脚步嘈杂,人声喧嚣,一群士兵破门而入,冲上殿来就要擒拿杨侑。姚恩廉大吼一声:

  “退下!唐公举义,旨在匡扶帝室,你们一班走卒怎么敢这样蛮横无礼!”

  士兵们愕然止步,一个个怔在庭下不敢动。

  李渊闻讯赶到,斥退士兵,请代王移居大兴殿。姚恩廉扶着杨侑走出东,挥泪与他告别而去。

  几天之后,李渊备法驾迎代王杨侑至天兴殿即皇帝位,改元义宁。尊远在扬州的杨广为太上皇。

  李渊任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并被杨侑封为唐王。李渊又以武德殿为丞相府,改教称令,每天在虔化门处理日常政务。

  杨侑下诏:军国机务,事无大小;文武设,位无贵贱;宪章赏罚等都归丞相府掌理。只有郊祀天地,四时禘袷才向皇帝奏闻。

  大业朝廷的怪事百出,如今不但有了长安与洛阳两座都城,就连皇帝都有了一南一北两位。这个时候长安城中的阵势,让几位前朝元老不禁想到三十七年前,隋国公杨坚辅佐周室的情景……

  请收藏:https://m.p1se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