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天元无道威逼臣媳众望所归杨坚辅国(3)_隋炀帝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以担此重任的,非杨坚莫属。于是,刘昉、郑译二人马上驱车前往隋国公府,找杨坚一起进行商议。

  没想到,杨坚竟然一口回绝,拒不应承。他说:

  “二位只考虑到一面,并没有想到另一面。虽然我是皇后的父亲,但怎样说都是外戚。身为监国辅政,恐怕会有挟私谋位的嫌疑。”

  刘昉一听就急了,“隋国公大人,现在都已经迫在眉睫,你还会顾及他人的议论!”

  郑译也说:“外戚并非要害,关键是要看谁。这些年来,以隋国公的处事为人,不但可以博得汉臣的信服敬佩,就是许多鲜卑王公将臣也与你友谊甚深。隋国公监国辅政,定会倍受拥戴。”

  “话虽然是这样将,但是几位藩王在外,并且各自握有兵权,怎么会甘心俯首贴耳称臣于外戚?一旦闹出什么乱子,必然会殃及黎民百姓。其结果你我担待得起的!千思万想,还以为不妥。”

  刘昉急得嗓子眼儿里都要冒火,他一拍大腿站起来,说:“请隋国公还是先不要去担心几位藩王作何感想。事已至此,我说几句杀头的话吧。天元皇帝即位以来,持政无能,荒淫奢靡,屡违天意,群臣有目共睹。江山社稷已经不堪,天下百姓民怨鼎沸。幸得他病势危重,国家才有了一线得救的转机。此时此刻隋国公若不监国辅政,天元皇帝的那几位藩王兄弟定是不甘寂寞,一个个当仁不让,争夺皇位。到那时,不但天下大乱不可避免,你我等人的身家性命恐也难保了!如果隋国公对辅政一事再三辞让,那只有叫我刘昉来监国,管他群臣服不服、天下乱不乱,就是乱,也要乱的痛快!内史大人,你以为如何?”

  刘昉一急,竟然使出这样的激将法。郑译也故作紧张,说:“绝非上策,这种方法万万使不得。隋国公,你就不要再顾虑太多了!”

  情势所迫,道理也讲得透彻了,再不应允,与情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杨坚终于说了句:“好吧!就依照二位的意思行事吧。”

  接下来,三个人又秘密议定了几件需马上办理的事情。

  郑译、刘昉二人回到宫中,立即主持布置了宫禁事宜,以静帝圣旨宣告:天元皇帝病重期间,文武百官无有宣诏不得进宫,违者以谋反之罪立斩!接着,他们又假传圣旨:召大前疑、隋国公杨坚入宫侍疾。杨坚就堂而皇之地来到了皇宫。这一切都瞒过了静帝——一个十岁的孩子,只要有人哄着他玩儿得高兴就行了。再说,静帝身边的人,都是刘昉、郑译安排的心腹,宫中所进行的事,一丝一毫也到不了静帝的耳朵里面。

  请收藏:https://m.p1se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