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八章杨广召见汉王进京汉王破计起兵反抗(1)_隋炀帝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足半年,光是这样的官兵就使他的卫队增加了几万人。也许,这也是杨广假借文帝御诏,欲召杨谅回京的一个原因。

  然而,文帝并不是对杨谅的所有作法都认可放纵的。有一回,突厥又来进犯,文帝命杨谅派兵抗击。由于指挥节度不利,派去的军队被突厥部落打得大败而归。文帝盛怒之下,下令将八十名将领革职除名,统统发配至大庾岭。这些将领都是跟随杨谅多年的老友旧部,念其感情,杨谅奏请文帝收回成命,从宽发落。文帝坚决不准,并气愤地训斥杨谅:

  “身为镇守要冲的藩王,你只能恭从朝命,怎么可以为了自己的亲信而不顾国家的规制?朕这样说,全是因为对你的爱护。你应当明白,朕一旦不在了,你要轻举妄动,人家抓你就像抓笼子里的小鸡一样,你留那些心腹将领又有什么用?”

  现在,尽管杨谅还不知道父皇已不在人世了,但他还是下定决心要拼死一搏!

  事不宜迟,杨谅找来谘议参军王頍和总管府兵曹裴文安商讨举兵大计。

  王頍是个满腹经纶的人物,他好读诸子,熟记异书,可算是无所不知,外号人称“博士”。他性情豪放,还通晓兵法,常有出奇制胜的策略。正因如此,他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惟一使他宽慰的,就是汉王杨谅的信赖。他对杨谅起兵造反的意图拍手称是。王頍对杨谅说:“大王,自古举兵,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眼下,我们虽说对朝廷中发生事并不知情,不过有一件事下官自信不会看错,那就是杨素。这些年来,杨素自恃功高权重,横行霸道,把谁都不放在眼里。如果说有人合谋篡国,其中必有杨素!因此,我们就以杨素谋反,天下诛之为旗号起兵,名正言顺。就像西汉吴王刘濞‘诛晁错、清君侧’一样。”

  “再者,大王麾下的将领士卒多为关西人,正好用作讨伐主力,一旦发兵就长驱直入,直捣京都,造成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便能取胜。”

  总管府兵曹裴文安在一旁连声叫好:“大王,王参军说得极是。我想,井陉以西,完全在大王控制之中;崤山以东的军队也全归大王节度,应该悉数征发作战。要用弱兵据守险要,当然,并不放弃攻城略地。精锐之旅直插蒲津关,拿下蒲津关,就打开了通向长安的大门。大王,我愿充当先锋,大王率众部随后跟进,迅疾挺进灞上,咸阳以东便可以挥手而定。这样,京师就会被震动惊扰,人心离散。我们陈兵以待,发号施令,哪个敢不服从!不出半月,大功即可告成。”

  杨谅听了两人的计谋,大为兴奋,立即部署分五路进击:

  一路军由大将军余公理率领,从太谷出发,前往河阳;

  二路军由大将军綦良率领,从滏口出发,挺进黎阳;

  三

  请收藏:https://m.p1se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