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修建桥梁造福百姓隋朝达到繁盛时期(2)_隋炀帝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个下手,不知大哥收不收我这个伙计!”

  李春高兴地一蹦,离地足有二尺:“太好了!刚才我到处喊你,就是想请你留下来帮我造赵州桥呀!兄弟,走,咱们先到桥上看看去!”

  洛阳是九州腹地,水陆交通比起长安来要方便得多,即所谓。贡赋易达。这就是大业皇帝新建东京的因由。

  其实,建京迁都还有一个原因。

  文帝驾崩,杨广登基,从仁寿宫返回长安之后,就按照文帝遗嘱,释放了被囚禁了半年多的术士章仇太翼。章仇太翼对杨广感激涕零,千恩万谢不杀之恩。因为文帝临去仁寿宫前说过,等回来时就将他斩首。现在他无罪获释,只感激新皇的恩典,却不知是先帝的嘱托。

  杨广释放章仇太翼,不仅是遵从先皇遗嘱,更出于对他的佩服,甚至是畏惧。章仇太翼曾极力劝谏文帝不要去仁寿宫避暑,并说此一去很可能就回不来了。文帝不听,反而囚禁了他。结果,真的一去不回。杨广佩服他善观天象,料事如神。既然能占卜吉凶,当然也有办法化险为夷,这样的神人对朝廷大有用处。

  果然,章仇太翼出狱后不几天,就向杨广呈上一纸奏表,说:“陛下本是木命,而长安一带是破木之势,不可久住。洛阳北面有山,三面有水,木生长在山上,又得水的滋养,定能千秋不朽。开皇初年就有民谣唱道:‘重建洛阳,恢复晋朝天下’。陛下曾封为晋王,民谣真是灵验啊!”

  看了章仇太翼的奏表,杨广决意将自己这株参天大树移到洛阳,以期千秋不朽。

  大业二年,春夏之交,四方各国使者云集洛阳,庆贺大业皇帝乔迁新都。北边的突厥、契丹、匈奴,南方的剽国、真腊,东面的倭国、高丽西边的天竺乃至波斯,都有使者带着本国进贡的特产珍宝前来朝贺。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盛况空前,自古未有,泱泱之大中国,当然要趁此大好时机,张扬一下自己的声势与国威。

  新建的都城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城南面对龙门,北依邙山,东逾伊水,西至涧河,洛水穿流其间。都城分为宫城、皇城、东城和外郭几大布局。

  宫城,也就是禁城,东西宽五里二百步,南北长七里有余。与长安的宫城不同,洛阳的宫城并不位居都城中央,而是在北面。宫城里建有乾阳殿、大业殿、文城殿、元清殿……是皇上执政议事的殿阁和寝宫所在。

  皇城围绕在宫城的东、西、南三面,是宫城的外围。皇城内有许多殿堂院落,皇族儿孙及公主的府第,百官的府署都设在这里。皇城的正门在南面,叫端门。

  外郭也称罗城,是百官的府第和百姓的住所,在宫城和皇城的南面偏东,总体布局呈方形,东北一面和洛河南岸为里坊。“坊”是民

  请收藏:https://m.p1se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