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6章 卖马的钱_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放到村里也是这个意思。

  吃肉的吃肉,余下的也跟着喝些汤。

  闫老二往闺女那边看了一眼,一个个领了钱,走道都软脚,呵,出息!

  他故意不去想他和薛总旗对完了账,回来又抓着闺女来来回回算了五遍的事。

  一晚上在炕上像烙饼似的,好容易睡着了,流了一枕头口水,他媳妇说他说梦话都叨咕四千多一千多……

  前头的是总数,后头的是他家能分到手的钱数。

  还拿手脖子当银子啃……

  王公公喝了口水,压了压。

  他是知道小安村这些马啊牛啊都是哪弄来的。

  那个薛总旗不就是世子的表舅,前阵子还巴巴的来给世子送了两匹马来,当时就说起这个小安村,他听着耳熟,就留了心。

  后来小二来送煎饼,他一问,果然就是闫家所在的这个小安村。

  偌大的永宁城,不是只有小安村才有齐山府来的同乡,他为啥就愿意和他们来往,初时是闫二这个人会来事,小二讨喜,越接触就越觉得这家人这村人踏实。

  听听这些人都在说什么。

  这个说要多买几个大缸在院子里放一溜,存水用,腌菜用,对了,还有冻肉。

  那个和媳妇商量,咱过年和哥家一起合买头猪吧,挑肥点的,熬猪油,省着吃咱两家能吃一年,肉和骨头咱都自家留着吃成不成,一个大老爷们,扭扭捏捏的说不想往外卖,想都留下两家吃,大猪头都给安排上了,给他爹供上,让老爷子在那头也吃点好的……

  还有个说要买渔网的,说夏天借闫家的渔网捞鱼真带劲,这有钱了,咱自家也买一个,以后要天天去捞鱼,吃不完晒成鱼干,也像闫家似的,晒满院子……

  哦,还有个比较有志向,说要好好起个房子,外头用青砖,里头用红砖,重点是要用灰泥好好砌个粪池,菜地里泼一泼,那菜长得老好啦!

  王公公耳朵里全是这些朴实纯真的“愿望”。

  听着听着,王公公也慢慢加入其中,和大家伙一起讨论着该往家里添置些什么。

  卖马的钱一发完,紧接着就是分牛羊。

  气氛更加热烈。

  你家找上我家,我家找上他家,人头涌动,恨不得立时多长出一张嘴来。

  闫老二成了最受欢迎的香饽饽。

  整个被推着走。

  “闫二,你家肯定是头一份,你挑公牛母牛?有多的匀我一头……”

  “闫二哥,你多的分卖我中不中?”

  “闫二……”

  “闫二……”

  连田夫人都受感染紧张的捏紧了拳头。

  别看卖马到手的钱不少,可和分活的牛羊相比,感觉还是不一样。

  农家人看重牲口,尤其是牛。

  “爹,过来帮忙!”闫玉喊道。

  闫老二赶紧从人群的包围中冲出来。

  “爹,我记,你帮人算分。”闫玉将她爹安排的明白。

  “中!”

  闫老二清了清嗓子,高声道:“都静一静,先听我说!”

  竹炉的小二楼上,掌柜的让伙计搬了个小马扎上来,下面人太多,他伸头再让人看见不合适,坐低些听听就挺好。

  好家伙,刚刚那阵子,也不知隔壁是咋的了,像水烧开锅了似的。

  为了贴近实际,又查了好久资料

  马,尤其是驯好的战马,价格确实高,这里的上中下,是按照明朝时期的茶马交易分级,当时是朝廷每三年会跟周围番族开关贸易,上好的马匹可换120斤茶叶,中等的马匹可换70斤茶叶,差一些的马匹,可换50斤茶叶。

  茶叶的价钱不用在意,因为非常便宜,大概几十文一斤,咱们的祖先是会做生意的哈哈

  劣马的价钱也差不多就是10两15两。

  古人普通家庭,真心养不起马,它是直肠子,吃多少拉多少,能吃不说,想养好还得吃精饲料,负担不轻。

  遁下码下一章~晚上再见~(*▽

  请收藏:https://m.p1se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