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8章 学宫拆分 经学初显_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权利,至于说强夺?那是老寿星吃砒霜,活腻味了。

  天下间保存众多典籍,有释经权的贵族也有几家。只不过没有皇室的多,特别是当年王骆搞了一处收缴天下书籍的事情。

  王恪闻言沉吟片刻,他很清楚书籍的作用。皇室收藏如此多的书籍若是敝扫自珍,对天下而言,并不是好事。当年他们收集书籍的初衷是什么?就是想要诸夏先贤的智慧流传天下,发扬光大。

  当即开口说道:“赵卿所言,朕知晓了,皇室藏书颇丰,朕会诏令守藏令开放部分书籍,以供学宫阅读。”

  听到王恪此言,朝堂之上众多大臣顿时面露喜色,立刻齐声大拜道:“陛下宽仁,光照万古!”

  王恪虽然同意了开放守藏室的藏书,但是那些书籍能够放出去,哪些书籍不能放出去还是要整理一番的。

  就像子珏当年留下的书籍,绝大部分都是不会开放的,到时诸子百家的书籍绝大部分都会开放。

  同时像是练兵之法,兵书策论,墨家公输家的一些典籍,同样是不会开放。兵书被严格限制,只有兵家子弟才能阅读,普通人是别想了。

  再说了一个普通人去翻阅兵书兵法,你是想要干什么?就连那些勋贵、豪强也对兵书避之不及,唯恐被皇室盯上。

  除了兵法外,墨家公输家的格物之学也非常重视,这些书籍是绝对不能流传到蛮夷手中的。

  皇室开放的藏书会重新进行抄录。原本的学宫藏书阁也会开放。如今天下兴旺,人口也有增长,自然是要推行教化,让诸夏之光继续闪耀。

  王恪很清楚,想要让诸夏不断发展,就必须要开启民智,让越来越多的人读书,众多的思想会碰撞出无数智慧的火花。

  各种发明创造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诸夏想要不落后,就必须保持这种活力。

  王恪在开放藏书之后,学宫变得更为热闹了。无数勋贵、贵族、官员、豪强都想要进入求书。

  一时间学宫门庭若市,络绎不绝,这也影响到了学宫其他人。

  乾国学宫具有诸多的功能,研究诸子百家学说、学习治国之道、研究格物之道等等都有,同时还是大乾最高学府。

  现在王恪觉得,学宫有些庞杂。于是就将学宫一分为二,将教导学子,传授知识的那一部分划分出去,从新成立为太学,于各地郡学相连。郡学的士子在通过考试之后,就可以进入太学学习。

  剩下的一部分依旧叫大乾学宫,这一部分则是让各学派相互讨论,学习。或者辩论的,各家学派都可以登台一展风采。

  除了这些之外,兵家也被独立,但是并没有从学宫之中分出来,依旧挂在学宫之下,这里负责教授兵家子弟,只不过不归学宫管辖。

  趁此机会,墨家格物派和公输家也彻底从学宫中分离,学宫中的墨家则是只研究经书,不再研究器物,器物一脉被划分到了匠作监。

  匠作监虽然是九卿之一,但是却直接归属皇室管辖。经过一番划分之后,学宫变得更加纯粹了,管理也方便了很多。

  请收藏:https://m.p1se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