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6章 消化半岛 王道教化_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口是两百万。半个南中国两百万人口,可想而知,那些世家隐匿了多少人。

  现在世家的出现已经有了雏形,朝廷只能出台法令限制,但是却无法禁绝。毕竟相比于勋贵,这个时候的世家是更为先进的。

  朝廷若是能够一直强势下去,这些世家自然会成为国家的助力。

  当然按照朝廷现在的法令,想要让世家庄园发展到东汉末年的地步都做不到,更何况是西晋。

  大乾元凤七年。

  距离乐浪郡建立已经过去两年时间,朝廷这两年开始向乐浪郡移民超过了三万。相比起辽东、西域和漠北,乐浪郡的气候环境要好很多。

  再加上地处大同江平原,水源充沛,利于耕种,向这里移民简单很多。因为箕子朝鲜之前还处于奴隶制度,绝大多数平民都是奴隶,大乾的到来清洗了上层之后,又给下层平民分发农田,很快就得到了这些百姓的支持。

  与此同时,王赟顺势就在这里推行了移风易俗,反正以前这些平民七成以上都是奴隶,有什么风俗?所以大乾的风俗很快就被他们接受。

  在接受了移风易俗之后,王赟开始在乐浪郡推行乾语。不过相比起移风易俗,乾语的推行就难了很多,毕竟王赟也找不到那么多精通两种语言的人。

  不过王赟并不着急,王赟只需要进行引导,想要成为官吏必须学会乾语,这些人自然会主动学习。王赟只是找了上百人每天教授乾语,每天都会有大量百姓前来学习。

  除了这些之外,王赟还从洛阳请来了几名农家子弟,然后让这些农家子弟来传授耕作技巧。

  在占领半岛之后,王赟才发现,这里的耕作技术远远落后于中原,别说连种制度了,就连牛耕技术都是刚刚出现。农具也大多都是木质骨质的,铁质农具基本上没有。

  大乾的耕作技术在这里就相当于是黑科技,再加上包铁农具,直接就将乐浪郡的耕作技术加速了几百年。粮食产量更是从不到百斤的亩产提升到了一百八十斤。

  为了将乐浪郡彻底掌握,王赟将乐浪郡的贵族尽数流放西域,乐浪郡作为箕子朝鲜原本的国都,人口众多,贵族人数足有三万多人,这些人被抄家之后押送前往西域。

  西域人不管是相貌和口音都与他们差别极大,这些人只能依靠大乾人才能生存。而且远离故土,来到西域之后,连跑都跑不了。

  这些人和乾人长相类似,很轻易就能融入西域诸侯国中。

  在将这些贵族们流放西域之后,乐浪郡的一切基本上就落入到了大乾手中,只需要一两代人经营,这片土地就会成为诸夏的固有领土。

  对于开拓诸夏领地的事情,王氏一直都是大力支持。在迁徙了大量贵族之后,乐浪郡的耕种技术也得到提升,可以养活的人口更多了,再加上大乾朝廷的政策,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乐浪郡的人口会得到快速提升。

  与此同时,朝廷也开始继续向这里进行移民,同时又从这里迁徙百姓前往其他地方,加速对这里的同化。

  请收藏:https://m.p1se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