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3章 驰道运河所至,皆为乾土_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直接增派了三万,这三万大军在休息调整一段时间后,就会继续向西北进发。

  河湟谷地土地虽然没有中原肥沃,但是有湟水有大河,水源充沛,便于耕种牧马,认真经营,养活两三百万人口不再话下。

  朝廷三万大军进发,在调整了三个月之后,适应了高原环境,对河湟谷地开启了全面征服战争。虽然羌人、匈奴人占据地利,但是生活在这里的羌人、匈奴人都有自己的部落,就连羌人自己也分了十几个部落。

  这么多部落,又没有一个强势人物,根本不可能齐心合力。再加上朝廷为了征服河湟谷地也做了大量工作。那些和大乾亲近的部落朝廷给了好处,让他们归附,甚至一些部落还加入了大乾军队成为仆从军。

  羌人、匈奴人并没有国家的概念,只认同部落,因此他们并不在乎敌人是不是羌人。毕竟这些羌人部落之间也是各有龌龊,争夺草场水源不知道打了多少次仗,仇恨比和乾人之间更深。

  有了羌人和匈奴人带路,大乾三万精锐在河湟谷地可以说是摧枯拉朽一般,从人口、训练、战马再到武器装备的全面超越,一盘散沙的羌人和匈奴人根本就不是对手。

  若是这些羌人和匈奴人联合一致,再配合这里的地形,或许还有一拼之力。现在就只能被大乾军队包围绞杀。

  大乾这一次出动乃是轻骑兵,配备镶铁皮甲、弩箭、长矛、横刀等装备,对阵的羌人和匈奴人大多是无甲和皮甲,铁甲寥寥无几。

  面对大乾的轻骑兵,正面对阵打不过,想要逃跑也跑不了,只用了半年不到的时间就将河湟谷地全部扫平。接下来大军没有停下,继续向西北进发,将高原到敦煌这一部分也纳入掌控。

  大乾将这一片区域掌控在手中,但是并没有准备大量驻军,这一片区域气候苦寒,并不适合耕种,朝廷将这里掌握是为了防止羌人、匈奴人从高原上从河湟谷地西南进入。

  河湟谷地被占领之后,王信当即开始从金城郡修建通往河湟谷地的道路,同时从中原招募百姓移民。

  中原之地人口繁茂,以前朝廷对每一户百姓分发土地,每一户三十亩,到了现在这项政策早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实际上朝廷已经在考虑取消分地这个政策,或者只是在刚刚征服的地方实行分地,或者移民分地。

  中原一郡之地甚至就有百万人口,抵得上南方或者西北几个郡加起来还多。这么多的人口无法安置,早晚都会出大问题。

  因此在朝廷招募百姓前往其他地区的时候,即便是故土难离,依旧有不少人愿意前往。

  大量中原移民通过关中,向西进入河湟谷地,与此同时,朝廷征发大量百姓开始修建驰道,伴随着驰道的延伸,大乾朝廷对于这边土地的掌控也会越来越强。

  大乾对于征服之地,首先就要修建道路,如果无法修建驰道,那就需要修建运河或者水运。

  大乾皇帝陛下的威严也伴随着一条条道路不断向外扩张。

  从今开始,日月所照,驰道运河所至,皆为乾土。

  请收藏:https://m.p1se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