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1章 贞观长歌_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田制基础上,推行了均田制。隋朝的均田制因为人口过多,农田不够,很多时候百姓手上并没有多少田地,那些‘田地’都在户籍上记录罢了。

  “陛下,天下之钱粮会不断累积,粮食或许会不断消耗,但是钱却是在不断增加的,只不过这些钱绝大多数都转移到了豪门大户手中,然后这些豪门大户将钱藏入地窖之中,这才让市面上看起来很萧条,朝廷也缺钱用。”

  “臣等遵命!”周围众臣齐声道。

  李世民一拳砸在桌案之上,恨声说道:“颉利,今日之辱,朕必报之!”

  “今日遭此大辱,铭心刻骨!国家正值危难关头,还望诸君一起同心协力,共渡难关。”

  正是看到了唐军兵锋,突厥可汗并不愿意和唐军交战,这样双方才能坐在谈判桌上。

  但是李唐现在却有这个推行条件。能够切实将土地落实到百姓身上。

  不管是劝课农桑还是整军都需要钱财,李世民对朝廷的钱财匮乏有些伤脑筋,于是向王玄景问道:“卿可有办法解决朝廷钱粮匮乏的问题?”

  群臣齐齐下拜道:“千秋万岁,大唐万年,陛下万安。”

  因为大量人口死伤,各地都有了大片农田,可以尝试推行新的田制。

  李世民来到正殿当中,因为突厥南侵,这是他登基以来第三次正式大朝会。

  群臣三拜,天子回拜一次,大乾流传下来的规矩并没有改变,至于说什么三跪九叩,根本不可能的。

  皇宫后殿。

  双方于渭水之畔,杀白马以盟约,随后突厥大军撤退。

  “这不利于天下稳定,陛下可以下诏,一城只能有佛道寺庙各一座,以削减寺庙数量,其中的和尚、道人则是遣散回家,让其耕种。并且将寺庙道观纳入朝廷管辖,僧人道士需要通过朝廷考核之后,方能发放度牒。以防止滥竽充数之辈。”

  “自刘宋以来,各地多有崇信佛道,而佛道寺庙又多用金银铜等金属造像,并且这些佛道又多占据大量耕地和人口,却又不交税,长此以往,这些佛道必然越发富足,百姓越发贫困。”

  即便是如此,唐王朝依旧付出了不菲的代价,大量布匹、财帛被送于突厥人,要求突厥人放还劫掠的人口。

  人口整整少了一大半。

  “卿可是已经有了良策?”李世民问道。

  唐朝推行均田制度,兵制则是使用了府兵制。这种最早源自淮国时期的制度被一代代发扬光大。到了这个时候,已经非常完善了。

  不过即便如此,唐朝均田授予的田亩数量要比隋朝少一些。这是为了防止几十年后人口增多,土地不够用,至于说以后人口更多了怎么办,那就交给后人处置吧。

  至于说江南,李世民并不准备动用大军。

  太极宫,这座宫殿因为建造的匆忙,选址并不好,有些潮湿阴暗。清晨的阳光照射在这巍峨的宫殿之上,一股蓬勃的朝气跃然而出。

  王玄景将目标对准佛道寺庙,这是因为他们实在太富有了。仅仅是长安城就有大大小小十几座寺庙。

  僧道足有数千人之多,其下良田更是惊人,必须要进行限制。

  请收藏:https://m.p1se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