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8章 大统已定_汉家功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8章大统已定

  太原城。

  刘辩在巡城,身后跟着卢植,张辽二人。

  卢植神态平静,不苟言笑。

  刘辩手里拿着各处来的捷报,笑着道:“在京中时,皇甫卿家曾与朕说过,卢卿家在国政、治军、兵略上,都远胜于他,朕原本还以为皇甫卿家过谦,今日看来,皇甫卿家是说了实话了。”

  卢植躬着身,道:“大司马确实过谦,在这些方面,臣远不及大司马。”

  刘辩笑了笑。

  卢植与皇甫嵩的关系还是很好的,卢植在平黄巾军之乱中,被是十二常侍构陷,季度落罪入狱,是皇甫嵩一再力保才保下来的。

  稍稍顿了顿,刘辩又看向手里的捷报,须卜骨都侯死了,於夫罗跑回去了,孙坚、赵云与黑山军厮杀了起来,公孙瓒赶了过去。

  并州基本上平定。

  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善后问题。

  刘辩有心将卢植调回京,协助皇甫嵩,推动军制的变革。

  但并州是四乱之地,需要一个大才,甚至是全才镇守,刘辩左思右想都没找到另一个合适的人选。

  刘辩一边思忖一边踱着步子,道:“朕考虑,在并州进行土地清丈,人口普查,而后重新划分田地,卿家觉得如何?”

  卢植闻言,面上不动,认真思索再三,道:“陛下,若是如此,需彻底剿灭并州匪患,安定郡县,另外……大量的钱粮。”

  并州年年战乱,人口外流,民生凋敝,大乱后大治,是大汉最适合变革的地方。清丈田亩,核定户丁,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说,战后赈抚也是一笔天文数字。

  刘辩沉思着,道:“这些朕都知道,不过,再苦再难也得做,总不能修修补补的一直拖延下去。”

  卢植对京里的事情知道的一清二楚,抬头看着身前的年轻陛下,默然不语。

  刘辩走了一会儿,忽然回头道:“卿家,用不了多久,朝廷会派人到各郡县。另外,对于州牧,朕考虑着,当专心于政事,兵务须另有人辅佐……卿家认为如何?”

  卢植瞬间就洞彻了刘辩的想法,略微思索,道:“臣认为可,但不宜太急。”

  刘辩轻轻点头,卢植同意,那将并州作为变革试验田就容易的很。

  他的想法很简单,不能允许州牧一人独掌军政大权,成为土皇帝。但现实是,各地州牧必须手握大权,否则压不住地方。

  州牧的出现,本身就是为了压制地方豪强,但不可避免的,就会形成更大的独立势力。

  他那便宜老子想用老刘家的人为州牧,类似于分封,这是又重复了老路,老刘家的人同样有野心,有的想着进京坐那个位置,有的就想在本地坐那种位置。

  卢植的‘不宜太急’,意思也很简单,除了需要弹压地方外,这些人已经事实上掌握权力,朝廷想要分他们的权,那就是等于自找麻烦,会进一

  请收藏:https://m.p1se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