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5节:颜如玉遭险_窃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愿意出。你再拿些低价格的东西,或是这个东西再便宜一些,我们便收了。

  那人听了以后连连摆手说道:“实不相瞒,我的所有值钱东西全遭到洗劫,身无长物。只有这珠子了。如果贵当铺觉得一百贯还高的话,那就抵押五十贯,不能再少了。”

  客人主动降价,这是天大的好事,看来他真是缺钱花。既然这样,自己也不能太黑了,便说:“五十贯呢。真的太低了,我都不好意思拿出手。要不这样,我给你八十贯,你拿去先救急。等将来有钱了。再回来赎回,当铺只当是替你保管一段时间。”

  那人面露难色,考虑了一会儿,便答应下来。

  颜如玉掩饰着内心强烈的跳动,回到后院拿来八十贯,交给那人。双方签了契约,说明一到三年内一定回来赎回,赎回的时候作价白银二百两。之后那人背着八十贯钱,高高兴兴的走了。

  那人走后,又来了一个人,这人听口音也不是本地人。这人拿着一方砚台,说是汉朝时期司马相如曾经用过的古物。颜如玉当然听说过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了,知道司马相如乃是一个大人物,他用过的东西一直为文人雅士所喜欢。洛阳是大隋的东都,许多文官和大学士都住在城内,如果这样的东西卖出去,一定会赚到大价钱。

  那外乡人的砚台少说也值一百贯钱,却只抵押十贯钱,这次颜如玉没有和他搞价还价,利索地拿出十贯钱给了他。

  整整一天,济民当铺的客人络绎不绝,都是拿着十分值钱的东西还抵押,只要仨核桃俩枣的价格,签了契约拿了钱转身走人。

  一天的生意太顺利了,在一天时间内,几乎赚下了过去一年也没有的收入。妹妹颜青玉一直置身事外,心里明镜似的,却笑而不答。看着姐姐颜如玉笑逐颜开,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也和姐姐一样的高兴。

  过了几天,店铺里的人慢慢变少了,热闹的这几天,颜如玉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难得的清闲下来,便把这几天和客人签下来的契约拿出来仔细看一看。发现有一个玉笏当抵押三天时间,价值是二十贯钱。如今三天已经过去,他还没有回来赎回,按照双方的约定,颜如玉拿到拍卖区估价三十贯钱,转成售卖品。

  下午,客人陆续陆续的不太多,有当的也有逛店寻找可卖品的。不过看到那柄玉笏都摇摇头走掉了。那笏是朝堂之上,向皇帝禀事之事,以防自己直视皇帝用来遮挡脸面的,上面还可以写上向皇帝禀报事情的简要叙述。

  凡是需要这类事物的,一般都是达官贵人,寻常百姓买去也用不上,白白浪费三十贯钱,因此上看的人多,却没有人买走。

  天色慢慢晚下来时,店里匆匆来了一人,来到店里便指着那笏说他要了。颜如玉问了一句

  请收藏:https://m.p1se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