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1节:遥指长安城_窃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的特点就是不稳定性。杨素带大军赶到时,农民脱下戎装扛起锄头继续当农民。大军一走。放下锄头穿上盔甲又是士兵。

  不管走到哪里,都是这种情况。看似平定了一方,其实民怨仍然存在,并没有从根上解决问题,属于治标不治本。而杨广的方法就是尊重南方人们的风俗和民情,他们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勤肯劳作,凭自己的真本事给国家交纳税赋便行。

  这个时候,杨坚便觉得杨勇比不上杨广的才华,私下里甚至和一些大臣议论过废杨勇的太子,立二儿子杨广为太子。其实皇帝杨坚根本不知道,杨广采用的一套全是萧妃帮他出的主意。

  因为萧妃自幼在民间长大,太了解农民需要什么,讨厌什么,官家怎样做才能收拢他们造反的心。杨广自此以后,便引萧后为知己!

  在杨广和杨勇争夺帝位的时候,萧后也出了许多主意帮了很大的忙。可当登基以后,做出了许多对不起天下的事情。萧皇后便坐不安稳了,屡次委婉进谏,可是不见效果。

  在杨广最后的日子里,那些宫女和骁果知道萧后贤慧,屡次向她透风,自从那两个骁果和宫女被杨广交给宇文化及和虞世南处理之后,萧后知道事情已经无法挽回,再有人向她进谏,她主动劝那些人放弃:“天下大势已去,就不要再给圣上增添烦恼了,让他清静清静吧。”

  这又是一个境界和档次。明知道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便不再去挽回,顺其自然,这等于是一栋房屋,明明知道它的顶梁柱已经断折,不再做无所谓的修修补补,任其自然倒塌。然后在原来的宅基地上,重新建立一个新房屋。

  因为萧皇后知道,越是挽回,越要发生战争,而最终深受其害的一定是天下劳苦百姓。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非常非常的困难。毕竟大隋是杨家的天下,是萧后的丈夫的天下。而重新建立的天下,一定不再属于杨家。

  为了老百姓不再受苦,把江山拱手让给别人,谁有这等宽广的胸怀?杨广没有,萧后有。因此上说,萧后是一个比杨广还要聪颖的政治家。

  杜伏威把这一段时间和萧皇后呆在一起了解的前前后后全部和李栋讲完以后,建议道:“所以我才决定把萧后留下,希望能留在你身边,希望在你攻取天下的路上,助你一臂之力。”

  李栋了解一些内容,但不像杜伏威了解得这样详细,听完以后,半晌没有说话,在驿站内来来回回的走动着,思考着。

  不得不说萧后的所作所为确实是非常有胸怀,可是杨广能走到今天这种地步,毕竟还是失败了。如果拿萧后和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比一比,甚至和李制的武则天比一比,还是逊色了不少。这两女人几乎可是说是以她们的强悍,改变了整个历史走

  请收藏:https://m.p1se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