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621章 与时俱进_策行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况来看,至少东南方向有不少土地,可通商,可征服,即使谨慎而言,再增一州是不成问题的。且扬州之南还有交州,欲征交州,固然可以从陆路,海路也是应该考虑的手段之一,吴郡完全可以作为水师集结之地。”

  张纮沉吟片刻,微微颌首。“如此说来,在江东立都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即使将来天下太平,迁都中原,所造之城也可以作为东南陪都,成为迈向大海的出发点。”

  “正是如此。”虞翻接着说道:“除此之外,在江东立都还有一个好处,可安朝廷之心,有助于正名。”

  “哦?说来听听。”

  “将军承天命,禀民意,占据五州,已成有进无退之势,但尚无席卷天下之力。长史刚才说荆州有兵五万七千人,豫州、青州呢?粗略估计,总兵力不下二十万,一年养兵之费少则二十亿,多则四十亿,一旦开战,则消耗更加惊人。更麻烦的是这二十万兵大半屯守各地,可调动的兵力不会超过十万,不管对哪一面,我们都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两面受敌,则败少胜多,难以支撑太久。欲以武力平定天下,我们至少要准备五年,甚至十年,才有倾力一战的机会。在此之前,立都合肥,示天下以进取之心,与天下为敌,窃以为绝非上策。”

  张纮若有所思,连连点头。“仲翔说得有理,三五年内,甚至十年以内,我们的确没有席卷天下的实力,立都合肥示强不如立国江东示弱,以合舜避丹朱故事。如此一来,正名也会少一些阻力,多一些可能。”

  虞翻笑了。“长史,立都江东,示弱于朝廷还有可能让长史不战而胜。”

  张纮一愣,随即明白了虞翻的意思,他展颜而笑,抚着胡须,淡淡地说道:“我与荀彧的胜负不足挂齿,但是让天下人有机会看清天命所在却是一件好事。若能不战而天下太平,免得将士流血,百姓流离,将来恢复起来也会快得多。此诚大功德也。”

  张纮转向孙策,拱手道:“将军,纮虽年长,论才德见识皆不如仲翔远甚。将军能有仲翔为辅,何愁德业不就,大事不成?臣谨向将军贺。”

  孙策一直在静静地听着,看着虞翻接连折服众人,连他觉得不太靠谱的立国江东都能说出这么多道理来,既高兴又有些惭愧。高兴的是虞翻的确是个人才,尤其是经过这三年反思,眼界大开,不仅达到了他的预期,而且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惭愧的是自己作为一个穿越者,虽然有外挂,论智商却还是远远不如虞翻,大有被碾压之势。

  “先生不必谦虚,你与仲翔各有所长,皆是良辅。所谓遇强则强,若非诸君,虞仲翔也不会准备得如此周密。他最初提及此计时可没有这么多道理。”他笑了笑。“虞仲翔,你是不是看不起我啊

  请收藏:https://m.p1se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