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57章 骑虎难下(求月票!)_策行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可能演变成流血不止的伤口。

  这应该就是陈宫的阳谋。所谓阳谋,就是你看得破也未必有办法破解。

  “有速胜的可能吗?”

  沮授摇了摇头。“兵力不足,没有速胜的把握,只能临机应变。若一意强求,反倒可能为敌所诱。”

  孙策赞同沮授的观点。战略上不存在速胜的条件,只能依赖前线将士的战术。换句话说,要看黄忠等人能不能够创造战机,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将蜀军彻底赶出汉中。但他不能给黄忠压力,反而要给黄忠充分的时间,否则就有可能适得其反。

  实际上,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黄忠等人贪功冒进,中了陈宫的计。

  要杨在战略上取得全面优势,就要往汉中增兵。增兵就要增粮,负担更重。多路人马合作,谁主谁次又是一个问题。能够增援汉中的是鲁肃和马腾、阎行,马腾、阎行也就罢了,鲁肃却是安西大都督,让他听黄忠的将令,鲁肃未必心服,而让黄忠听鲁肃的命令,等于夺了黄忠难得的立功机会。就算黄忠愿意,徐庶、徐晃等人也会有意见。

  除非再派一个能让他们都服气的,比如目前留镇洛阳的左都护孙尚香,或者干脆御驾亲征。可是那样一来,后勤补给的负担更加惊人。

  不用仔细测算,孙策也知道目前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就他所知道的历史,对蜀作战向来都是在中原安定的情况下,积蓄多年力量,然后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一旦陷入僵持,就意味着战略上陷入被动,只能主动撤军,除非出现意外战机。比如曹操攻汉中时,张鲁军自溃。比如钟会攻蜀受阻剑阁时,邓艾由阴平道进军,奇袭成都,抄了姜维后路。

  这些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意外,只能作为战术范畴的考虑,不能作为战略的有机组成。如果庙算的时候就寄希望于偶然因素,那就太荒唐了。

  反复商量后,沮授、郭嘉的意见和孙策相近,目前不具备大举攻蜀的条件,应该维持当前的方略,以蚕食的方式围攻。考虑到黄忠等人的心态,孙策命沮授、郭嘉分别以官私的身份与黄忠、徐庶联络,提醒他们当前的态势,不可贪功冒进。当稳扎稳定,步步为营,不给曹昂、陈宫任何可趁之机。

  快商量完的时候,一直没说话的刘晔忽然说道:“陛下,臣以为陈宫虽有诱敌深入之意,却还可能有另一层意思。”

  孙策倒是有些意外。刘晔难得主动当众发言,今天这是怎么了?

  “说来听听。”

  “曹操身边谋臣虽多,最得力的不过陈宫、法正。陈宫善大计,用阳谋。法正有急智,好冒险。汉中纵使失守,尚有巴山、剑阁,蜀中暂时无忧。是以陈宫可以以退为进,有恃无恐。若我为其所诱,人力、物力尽集于汉中,疏忽了荆楚,则难保法正出奇,

  请收藏:https://m.p1se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