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节 太极行星_英仙战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颗固体行星孤零零地绕着她旋转。

  最为奇特的地方就是那颗孤独的行星。这是阿库别瑞星际物理时代之前人类发现的少数几颗存在生命并适于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之一。她的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都是十月零四天(地球时间),结果造成她的一面永远对着她的太阳,另一面则永远陷入黑暗冰冷当中。因此,中国的科学家将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太极”,而其恒星则称为“太虚”。

  她的密度跟地球相近,但体积却大了三分之一,因此质量与重力也比地球大了三分之一。亿万年来,她一直在距离恒星将近两个天文单位的一条接近正圆的椭圆轨道上运转,处于这个恒星系统的适居带的外缘。

  “太极”表面看起来是一颗“水星”,她的阳面是蒸汽腾腾的海洋,阴面是大片的冰川。

  阳面受太阳光照射,大部分地区气温维持在五十度(摄氏温标,下同)以上,赤道地区的气温甚至接近一百度。液态水的海洋在这里被剧烈蒸发,然后在流向阴面。

  阴面由于没有受到太阳光照射,气温普遍维持在零下六十度以下,被称为“寒极”的阴面中心点甚至常年处于零下一百六十度左右。

  阳面的大量水蒸汽在流向阴面的过程中逐渐降温,有一部分在阴阳面交接处先以降雨的形式落到行星表面,流向阳面的大海;随着向阴面的深入,剩下的水蒸汽变换成降雪甚至冰雹,落到冰川上。阴面的冰川由于不断得到冷却的水蒸汽的补充,结果就不断膨胀,边缘向阳面扩张。当冰川的边缘进入阴阳面交接处,由于温度的上升而消螎,固体的水又变换成液态的水,流入大海。

  这样一来,行星的水就形成了一个奇妙的循环。

  也正是因为这种奇特的循环,才使“太极”行星的阴阳交接处形成了一个“陆地生物环”。这里的土地不像阴面那样永远处于巨大冰川的压迫之下,因而高出了海平面。尽管永远处于黎明与黄昏的状态,但适中的温度与湿润的空气却使这里充满了生机。

  当人类探险飞船第一次飞近“太极”行星时,就观测到了阴阳面交接处茂密的森林。森林像一道碧玉做成的“头箍”戴在“太极”行星上,期间还镶嵌着无数的蓝色“宝石”——大量的河流与湖泊。由于离开了这个生物环,多数生物便难以在行星的其他地方长久生存,因而这个美丽的头“头箍”也被称为“大圣的金箍”。

  人类的星际移民在二十六世纪里沿着“大圣的金箍”建立了不少森林中的城市。然而由于“陆地生物环”本身容量有限,相对于其他行星而言,“太极”的规模始终非常有限。而且其上许多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矿产资源十分匮乏,加之远离人类的主要活动星际,资源补给总是

  请收藏:https://m.p1se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