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五章 行云流水_万道长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不唤不再犹豫,也不再顾及任何损失,身周两口八品金气环绕,刺向李启。

  一阴一阳,一前一后。

  前疑而探虚实,后承而担杀伐。

  阳变于七,阴留以三,不再是毫无留手的直刺,因为阴阳交杂,所以多出了许多变化,难对付了很多。

  只是,李启在前面,之所以要和金不唤切磋一下,其实就是为了这一刻。

  在他眼里,司老是文盲。

  金不唤,难道就不是吗?

  李启将柳枝挥出,用柳枝临时纠缠住两股金气,做好防御。

  这防御不了多久,毕竟柳枝并非是专门做这个,但十来秒的时间还是能争取到的。

  这十来秒,李启起祭,拱手,以祭西方之礼而成。

  随后,他开口,对金不唤呵斥道:“金者西方,万物既成,杀气之始也!古之王者,兴师动众,建立旗鼓,以诛残贼,禁暴虐,安天下,杀伐必应义,以顺金气!”

  “金为刑、为兵,刑不辜,兵不戢,礼失则僭而骄炕,则金气毁!”

  他直接呵斥道,以言之灵,斥之以理。

  为什么巫觋的祭礼需要准备,要各种引经据典,弄出什么什么特别有来历的祭辞之类的东西呢?

  那是因为,冗长的吟唱,华丽的祭辞,严肃的祭礼,本身就是具有力量的。

  这就是‘文字’和‘语言’的力量。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天上都被这文字惊骇到,天上下粮食,地上万鬼夜哭不止,惊骇莫名。

  因为文字和语言本身就具有惊人的力量,所以各类咒语,符箓都需要文字来承载。

  所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种事,其实都是对文字力量的一种运用,据说,人道之中也有几派专精此道,名为书法和儒法。

  不过,他们对文字和语言的利用,其实都是从巫觋这边学习到的。

  关于祭的解释权,儒甚至还和巫打过不少架,双方都认为祭祀应当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是没有分出结果。

  但归根结底,最开始运用这些的,就是巫觋,在最初的祭祀之中,巫觋们就会大声颂唱祭辞来呼唤自己想要沟通的神祇。

  李启现在,就是在运用祭辞的力量,指责暴虐的金气,如此一来,金气自身有所感,就会自然开始反抗金不唤的不辜不戢不义之举。

  祝人擅于沟通万物,可不只是说天神地祇人鬼这些存在,而是真正的‘万物’,凡是有灵者,哪怕是天道,或者山灵,只要是有灵者,都可以被祝人所沟通。

  甚至,就连李启四处找人商议,一晚上在清雾城各大势力里奔走,都算是沟通。

  只是这样的沟通,需要祝人自身有德行来保障。

  如果祝人自己都出尔反尔,说一套做一套,那万物如何相信你的说辞?

  所以,祝人可以邪恶,却决不能对万物失信,哪怕是做坏人,在祭礼之上也必须认

  请收藏:https://m.p1se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