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六章 山漆_唐朝好医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宁荣听至平安汝么说,忙凑讨头来,也看向小包,只必装着十几个小东西,也不知是什么。这小东西长得说圆不圆,浑身疙瘩溜秋的,样子很是古怪。从没见过。

  他冉道:“平安世操。这是什么东西,竟让你如此惊讶?。

  王平安忙道:“这是种药材,极是珍贵,它叫,,它叫什么?”他将小包又包好,直接揣入了怀中,老实不客气地笑纳了。又低头去问念苦老和尚。

  念苦却也大是惊讶。他本来想要卖弄一下的,谁知王平安竟一眼看出这是种极珍贵的药材。他道:“这东西名叫山漆,当真是味好药,不过在中原地区是看不到的,只有老纳知道它生长在何处!”

  王平安哦了声。打手卜包里的药他当然认得,更加知道它的名字,只是不知唐朝人管它叫什么。而且他很清楚,这时的药书上肯定没有记载,所以不好直接叫出名字来!

  他又哼了声,道:“果然是味好药,主持你既然送我,那我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就收下了,你还有多少,一并送给我吧!”

  这味药不是别的。正是在现代医药中大名鼎鼎的绝妙好药,三七!三七这种药,由于太过娇嫩,生长的地区又偏僻,交通不便,再加上当地居民并不将三七的用法外传打手所以直到明朝,医学家们才逐渐了解这种药的功效和使用方法。

  三七主要生长在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在唐朝,这些地方那是相当地偏僻了,别说普通中原百姓,就算是当官的去了这种地方,那都等于是被配了。而三七的生长,对于环境的要求又极高,不象其它药材似的,很容易进行人工栽培,从而量产贩卖,在唐朝只能靠野生。

  在中原地区,上山采药,采到别的药不稀奇,但能采到三七,那可就真的相当地稀奇了。而三七又偏偏是极有用的一味药材。

  在《本草纲目拾遗》里,有明确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在明朝都这么珍贵,何况是唐朝呢。

  念苦脸上欢喜之色大现,他对王平安仍旧相当地不死心。要不然也不会巴巴地跑来献药。他笑道:“不是三七二十一的三七,而是山水之山,油漆之漆!”顿了顿,又道:“平安小施主,你既然认得此药咦,你怎么会认得此药?。

  王平安笑道:“我在一本杂书中看到过,这药你是在很遥远的地方采来的吧。在那彩云之南,可对?。

  念苦呃了声,脸上的欢喜表情瞬间就垮了下来,他本来以为王平安不知道呢,正想卖个关子,不成想却没卖出去。他缓慢地点了点头,道:“确是在那里采到的,不过不是老纳采到的,而是另一位高僧送给老纳的,他云游四方。偶尔见到当地人用这味药止血,所以便

  请收藏:https://m.p1se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