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六十六章 去骊山_唐朝好医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抄的人也不可能说出来,只能假装不知道有这事。至于说到口音,听不懂正音,只能算考生自己倒霉,而且他们要是把自己听不懂考题的事说出去,那就会更倒霉了,考不中不说,就算回家开馆收徒,也没谁能把自家的孩子送去给他教啊,谁肯拜这种老师呀!”

  李世民回头看他,笑道:“你说得倒是有几分道理。可你也是考官,为什么别人不知,你却知道这些?”

  王平安道:“回皇上的话,微臣原本今科也是考生啊,蒙皇上错爱,这才当上了副主考”。

  李世民笑道:“看来联让你做这个副主考,还真是选对了人。进士科对于抄袭作弊,倒不难解决,但是其它科目,你就以明经科为例吧,说说如何能防止抄袭作弊?就算是修建了考棚,但万一考生夹带纸张书籍进来,总不能搜他们的身。”

  唐朝对于士子还是很尊重的,至少李世民统治时代是这样,不会把士子全身上下搜查个遍。

  王平安心想:“要放在后世,别说搜查了,士子们进考场,都得脱光了衣服才行,连屁屁缝里都要检查的。你这个皇帝干不出来这种事,就当别的皇帝也干不出来啊”。

  他道:“这个倒不是没法解决,只要加入面试即可。明经科的考生在答完卷子之后,成绩良好者可以再让官员对他们进行当面问答,从中选出优秀者即可。”

  李世民轻声道:“面试?”他转头去看祷遂良和礼部侍郎。这两人眼中放光,一头,都道:“老臣以为,此法可行。”

  明经科考生要先笔试,而后再口试,这时代不叫面试,叫口试。所谓先贴文,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这是唐代明经科考试的规矩,可不是王平安自己想出来的。但他却是比别人先提出来的。“浩了想,也道!“不错。这个法子好,十子的优劣只测一试,是否可堪大用,即刻便知。”

  诸遂良道:“今科是来不及了,已经开考,无法临时更改考规,等下科时,便加入面试规则。”

  “好,具体的事宜,让礼部拟个条陈出来,送到尚。

  转了几个考场,李世民便即起驾回宫。皇帝一走,待遂良拉着王平安,回到正堂,笑道:“无病,你这个副主考没白当,说不定下次再开科时,你就会当上正主考了。”

  王平安忙道:“下官何德何能

  诸遂良笑道:“你就别谦虚了,这种事情有什么好谦虚的。”礼问侍郎跟着大拍马屁,奉承王平安。

  整理好卷子,三人在封条上一起盖上官印,收入礼部,三人各自回家王平安回了灵感寺,见到正等着他的秋仁杰,笑着将今天的事情说了一遍。秋仁杰欢喜得几乎要跳起舞来,被皇帝当众夸好,那他离状头之位,又进了一步。

  唐朝的科考还是比较宽松的,并不象

  请收藏:https://m.p1se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