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抽就中_唐朝好医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席之地,青史留个名,自然是纷纷出主意,把抽签事宜搞得又象祭祀,又象庆典,不伦不类。

  待到了黄道吉日,李治亲自率领一众大臣,以及有皇子的后妃,来到太庙,祭祀李家的祖先,并且开始抽签。

  祭祀的礼仪相当繁琐,此时天气炎热,两个多时辰的仪式下来,就算身体强壮之人,也难免体力不支,而那些上了年纪的大臣,更是有中暑的先兆。

  比如说萧瑀,他七十多岁了,就算是在仪式上打酱油,也是受不了的,祭祀大唐皇室祖先,可是不允许大臣们站着的,都得跪着,整个仪式简单来说,就是跪下磕头,听念祭文,然后再磕头,再听钟鼓大乐,然后再磕头……最后磕得不用想磕了,只要上面的宦官出一声,大臣们脑袋就往地上撞就成了,甭管为啥!

  王平安汗流浃背,心中叫苦,祭祀这种事可真是太繁琐了,普通人家的还好,可这皇家的也太要命了,似乎不把活人折腾晕了,就显示不出对祖先的怀念!

  好不容易,祭祀算是告一段落。褚遂良上前,念了为何要立太子的文章,他亲自执笔写的,按着他的脾气,反正怎么能让人听不懂,他就怎么写。

  昏昏沉沉地听了好半天,王平安才听到一声,褚遂良让大臣们各自进行祷告,为时一刻钟。其实,这是让皇帝和大臣们去上茅房,去方便一下,要不然跪了两个时辰,谁受得了啊,憋坏了大臣没关系,可要是憋坏了皇帝怎么办,想把皇帝也变成先帝么!

  众大臣们纷纷去方便,王平安自然也去,他在小宦官的带领下,到了茅房。好么,太庙的茅房可真够大的,足够上百人同时方便了,看来建太庙的人也挺了解祭祀过程的,所以修了个这么人性化的大茅房。

  王平安方便之后,刚刚出来,就见一个小吏点头哈腰地过来,陪着笑脸道:“王相爷,下官萧思退,奉了萧娘娘之命,有事找你相商,请借一步说话。”

  王平安一听是萧思退,脸色立时一沉,喝道:“你一个区区小吏,怎么也跑来参加如此重大的仪式了?”

  这种仪式都是有规定的,品阶不够的官员根本就不能来参加,要不然全长安多少官呢,大家都来,太庙也没那么大的地方让他们跪着啊!

  萧思退奉了萧淑妃之命,跑来探王平安的口风。自从知道抽签立太子的事后,萧淑妃便四下活动起来,只可惜她在朝中没有什么强援,只有一个萧思退能帮点忙,可萧思退官职太小了,根本就没资格去和***们交往,求谁也求不上。

  无可奈何之下,萧思退只好硬着头皮外加厚起脸皮,来找王平安,这就属于有病乱求医了,他尚不知王平安和萧淑妃翻脸的事,还以为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能和王平安攀上点交情,套出点消

  请收藏:https://m.p1se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