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01章 三个女人一台戏(第三章,1800月票加更)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都想多了?你帮忙,也没必要这样招摇的吧,是个人都会想多的,十三娘子现在就想多了。”

  张超没反驳,他知道自己有时还是会按后世的一些方式行事,忘记了如今是唐朝。但他也承认,自己其实也挺享受和赵四娘子这种往来。

  家里有那么好的妻子,可男人总是按捺不住自己。

  马周指着长安城的方向,道,“我打算明年参加朝廷的科举,不知道三郎能不能推荐我。”

  明年朝廷会举行科举考试,这已经不算是什么稀奇的事情。马周想要去考科举,也很正常的。毕竟这样的人才,历史上可是当过宰相的,总不可能真的愿意在张家做一辈子的账房吧。

  “你准备去考哪科?”

  和明清时的科举不同,唐朝明年的科举虽还未开始,但已经有了许多消息出来。大致会和隋时差不多,会有许多科,明经、进士、书、算、医等等,总之就是分科考试,选拔各种各样的专业人才。

  “我想考进士科。”

  进士科是这些科中比较难考的,马周要考进士科这说明他很有自信。

  “你要我给你推荐?”张超笑问。

  隋唐时的科举制度,有别有后代科举之处,一是一年一考,二是允许公荐和通榜。也就是允许人们向主考官推荐优秀人才,应进士科的考生可以把自己做的一些词诗歌赋等作品择优编成长卷,然后投给达官显贵或者文坛名人以求得他们的赏识,还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及第机会,这就是投卷。

  但投卷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投卷不能跟投简历似的投很多家。投了哪家,哪家给你举荐了,那么就跟明清时的座师一样,以后这个考生就算打上这家的出身了。

  收投卷,也是唐时很大达官显贵们收罗小弟们的一个方式。

  马周投张超,张超举荐了他,那以后马周就算中举出仕,他也是张超的人,这个对张超和马周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马周点头。

  “其实我觉得以你的才能,考不考科举都无所谓,若是你愿意,我可以直接荐举你去秦王府,给你安排个**品的参军还是没问题的。以你的才能,相信很快能在秦王府展露头角的。”

  “三郎你现在不是已经成了东宫官吗,怎么还荐我去秦王府?”马周疑惑。

  张超笑了笑,“我这不是上次随秦王在河北打过仗比较熟嘛,我现在虽调到东宫,可我还没见过太子呢,跟太子不熟。当然,你若是想去东宫,我也可以给你向太子举荐一下,随我去司经局当个校书、正字什么的**品官还是没问题的。以你的能力,到哪都能发光的。”

  他觉得,自己孤身入东宫卧底,有点势单力孤啊,若是能把马周也带过去,自己岂不是有了个帮手。

  去秦王府还是去东宫,还是去参加明年的科举考试?

  马周倒是有点犹豫了。

  张超倒觉得不考科举也没关系,眼下的科举还不是中晚唐时的科举那样重要,那时科举才是官员出仕正途,但现在,科举还只是刚开始要举行的一项选才的辅助方式。

  历史上的马周也没有考进科举啊,不也一样当了宰相。

  “若是三郎愿意,马周愿意随三郎一起去东宫。”马周最后做出了选择。

  “你考虑好了?”

  “嗯。”(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p1se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