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3章 夜议_长平长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沉思,道:“多虚少实。”

  仲岳先生道:“其言韩相来言者,实见之乎,抑揣度之乎?”

  张辄道:“韩相府有吏往使尉氏,许也。使言何事?其为家老,宁勿与议?”

  仲岳先生道:“尉氏立族数百年,虽历风雨而不倒,其势反张,必有得人之处。汝观尉氏家老干才乎,庸碌乎?”

  张辄想了想,道:“庸碌则非,干才更非,中人之才也。”

  仲岳先生道:“先生有事,欲托之否?”

  张辄又想了想,道:“小事则可,大事则否。”

  仲岳先生道:“尉氏与华阳,两处使秦,均非其人,何也?其疑三也。”一下又切回到自言自语的状态中,其他人互望一眼,都露出无可奈何的微笑。

  仲岳先生再次切换回现实中,道:“资秦主使者陈筮,何以知之?”

  张辄再次回到记忆中,沉思片刻道:“尉氏家老曾言之,陈筮之至郑也,正其时也。韩不申言:‘陈公暮春至郑,与王夜谈经日。王遂遣王子与臣等赴华阳,必也成其事。’”张辄记忆力甚佳,几乎一字不差地复述了韩不申的原话。

  仲岳先生道:“华阳就城,在初春耶,暮春耶?”

  张辄道:“咨之车行必得。”

  仲岳先生道:“依稀闻之于郭先生,华阳就城,当在岁初,而非暮春,在陈公至郑之前也。”

  张辄道:“先生得之机要矣,旦日咨之必得。如非陈公主使,其何人哉?”

  仲岳先生道:“此必有他者,而托之与陈公。”

  信陵君道:“微仲岳先生,何能得此关要哉!先生以为当何为也?”

  仲岳先生道:“旦日咨之车行,先得其大略。继之得于不申,而取其实。……必也至韩而后知也。愿君上请王命,遣人使韩,令过营中也。”

  信陵君道:“此外交于韩也。内则何为?”

  仲岳先生道:“五万之众,非粮不立。外有吕伯得之于野,内必得之于国。”

  信陵君道:“乡野之粮不足恃乎,何必得之于国耶?”

  仲岳先生道:“以常论之,户岁有余粮四十五石十户供吾军一日,似无可虑。惟今方秋收,民多惜粮,以备他事,故无得多粜。又有战乱扰之于外,奷邪作祟于内,加以路耗、草秣等项,必得国中救应而后可。”

  信陵君迟疑道:“前已发国中之粮,尽遣老弱。惟此精壮无家累者,随军立功。现身无寸功,再发国粮,恐不见容于朝庭。”

  仲岳先生道:“国之大者,在祀与戎。若失利于疆场,又岂见容于朝庭?”

  信陵君道:“相魏齐,持国惟慎,无利不争。今大梁临兵乱,正用粮之际,焉得发粮出城?”

  仲岳先生道:“大梁不发,可再发圃田。”

  信陵君道:“此尤不可。圃田之粮,皆稻米也,少府所属,宫中岁供出焉。前取圃田之粮,已属事急从权,事后还需多方解释。今则再取,无可解释也。”

  仲岳先生道:“旦日咨之晋大夫与大梁尉,必有所得。——暂不告之吕伯籴粮于野。”

  信陵君道:“敬喏!今吾军拔营,但行一日,明日即至南关外。后当何往?继蹑秦人之后乎?”

  请收藏:https://m.p1se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