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266章 被吓疯的英国人_重生南非当警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皮茨”号一一击沉。

  得知“提尔皮茨”号出动的消息后,紧急支援舰队司令汉密尔顿马上发电报给打击舰队司令托维上将,希望打击舰队能尽快赶到。

  打击舰队此时却遇到麻烦。

  为了保证打击的突然性,打击舰队和PQ-17保持大约四五个小时的距离,自从出发后一直保持无线电静默。

  在接到汉密尔顿的电报时,打击舰队正在布满流冰的航道内艰难前进,约翰·托维经过计算发现,打击舰队并不能在PQ-17进入“提尔皮茨”号攻击范围前抵达战场,所以打破无线电静默,发电报给汉密尔顿,让汉密尔顿自己处理。

  汉密尔顿顿时傻眼。

  紧急支援舰队的配置,是为了拖住德军舰队,为打击舰队寻找机会。

  紧急支援舰队的巡洋舰,主炮口径只有203毫米。

  “提尔皮茨”的主炮口径可是有380,而且射程更远,如果紧急支援舰队挑战“提尔皮茨”,那么恐怕巡洋舰在进入主炮射程之前,就会被“提尔皮茨”猛烈地火力撕碎。

  汉密尔顿自知不敌,但是也不敢擅自撤退,如果紧急支援舰队继续前进,那么可能和PQ-17一样成为“提尔皮茨”号的战利品。

  如果撤退更严重,搞不好要上军事法庭,英国的法官们不会站在汉密尔顿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于是汉密尔顿发电报给第一海务大臣达德利·庞德,让达德利·庞德决定紧急支援舰队和PQ-17船队的命运。

  这绝对是个烫手山芋,命令紧急支援舰队继续前进,等于是让紧急支援舰队送死。

  命令紧急支援舰队撤退,则可以保留一部分船只。

  看上去这并不是一个困难的选择题。

  但是只有下达命令的人,才知道他的内心有多煎熬。

  在思考了三个小时之后,达德利·庞德命令紧急支援舰队撤退,并且命令PQ-17船队分散前往摩尔曼斯克。

  汉密尔顿在接到达德利·庞德的命令后,给PQ-17船队发电报,然后撤退。

  这下轮到PQ-17的水手们傻了眼。

  不是说好了只是诱饵么,怎么突然间就成了弃子?

  没有人能回答水手们的问题。

  计划中的打击舰队和紧急支援舰队都跑了,PQ-17的水手们也想跑,可是却跑不掉,商船跑得再快也快不过军舰。

  既然已经无路可逃,绝境中的水手们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勇气,他们决定继续向摩尔曼斯克前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达德利·庞德不知道的是,当打击舰队打破无线电静默发电报给紧急支援舰队的时候,“提尔皮茨”号截获电报,虽然德国人无法破译电报的内容,却已经知道打击舰队的存在。

  英国人铭记“俾斯麦”号击沉了“胡德”号,随后“俾斯麦”被围歼更让德国人痛彻心扉。

  “提尔皮茨”号在综合考虑之后,为保存实力返航回港,这时候“提尔皮茨”号距离PQ-17只有四小时航程。

  于是围歼PQ-17的任务,全部是由德军潜艇和飞机进行的。

  这时候如果紧急支援舰队全速前进和PQ-17汇合,那么PQ-17逃生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可惜没有如果,失去打击舰队和紧急支援舰队的PQ-17只能孤军奋战。

  也不算奋战,PQ-17船队本身的护航舰队,在接到舰队解散的命令之后快速返航,将行动缓慢,毫无反抗能力的商船留给德国人。

  德国潜艇的艇长们训练有素,他们面对商船大开杀戒,24艘商船被击沉,伴随着13万吨宝贵的军用物资沉入海底,它们包括430辆坦克、250架战斗机、3350辆卡车,还有大批粮食、汽油、轮胎,医药、弹药、电台等等。

  直到一个月后,才有13艘船抵达摩尔曼斯克,其中2艘英国船、6艘美国船,2艘俄罗斯船、1艘巴拿马船,另外2艘是仅存的救护船。

  消息传出,举世哗然。

  请收藏:https://m.p1se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