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萧后柳娣无事闲聊皇上南巡大肆铺张(2)_隋炀帝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的高天流云,都在不停地变幻,一会儿一样,一时一个景,不像在陆地宫殿里那么单一枯燥。人在船上,船在画中,人的心境也就随同这幅自然长卷一样清丽明朗起来。这种心境,在高墙深里是不会有的。萧后觉得,自己已有好久没像此刻这样舒展开朗了。

  这时,船队又到了一座行,慢慢停下来。为方便皇上巡游,运河沿岸每隔四五十里,就修造一座行。船队行到行前都要停一停,看皇上是否下船休息。如果不下船,就会很快继续前行。此时已近黄昏,皇上可能要在此处过夜了。

  一名侍从进来问道:“皇后是否下船休息?”

  萧后透过窗户向岸上看了看,河堤下、御道上、田野里早已是人山人海。远处,在夕阳的辉煌里,还有一队队、一群群的男女老幼,推车挑担往这边走来。

  萧后说:“岸上闹嚷嚷的,不下去了,在船上图个清静。”

  出行之前,皇上在洛阳颁布诏令:巡游船队经过的地方,百姓庶民前往观瞻,任何吏、军卫不得干涉阻拦,以示天子威仪,宣教风化。

  另旨:船队所经州县,五百里以内地方,须贡献酒食,有贡献不足者,按差额多少,将地方员处以谴责、降职、免、流放的处罚,甚至斩首。

  有了皇上的旨令,运河沿岸百姓潮水一般涌来,观望这百年不遇的盛况,比元宵节看灯会还要热闹百倍。纷纷涌来的人群里,还有许多人兼负着地方的差,为皇上的船队送酒送饭送贡品。

  不一会儿,便有十几担酒食物品送上了翔螭舟。除了山珍海味、水陆佳肴,还有一种无花素丝绢。这种丝绢薄如蝉翼,隐隐透亮,一匹数丈长,重量却不足半斤。还有一个怪怪的名字,封装上写的是:“鸡鸣绢”。

  随船的宫女看到这些丝绢不住地称奇,七嘴八舌地问:“怎么**鸣绢?”

  柳娣朝萧后呶呶嘴:“还得请教皇后。”

  萧后小时候在舅舅家学过几天丝织,她掂起一匹丝绢说:“这是南方的一种轻纱。在江南,桑蚕一年四五熟,蚕丝极多。姑娘们都很勤快,精于纺织。往往在夜里缫丝,清晨丝绢就织成了,所以俗称鸡鸣绢。”

  说着,她将手中的轻纱披在肩上,轻轻一抖,素纱曳地,萧后身上好似披了一层乳白的淡雾,宛如云中的仙女。宫女们齐声叫起来:

  “哎呀,真好看!”

  “皇后娘娘就是下凡的天女啊!”

  萧后笑了,说:“一个个嘴比蜜甜,我还不知道你们肚子里的鬼主意?好了,都赏给你们,拿去做几件舞衣。”

  这正是宫女们求之不得的,一群人嘻笑着拜谢皇后。

  第二天一早,船队继续南行。

  萧后早就起来,在船头的甲板上踱步。她望望东岸上正在冉冉爬升的太阳,那么大,仿佛是站在船楼顶上,

  请收藏:https://m.p1se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